【妇幼科普】腹腔里的“小蚯蚓”
阑尾,这个形似蚯蚓的弯曲小器官,虽然体积不大,但一旦“发言”,便可能成为外科最常见的急腹症之一。这与其独特的解剖结构和生理特点紧密相关。
1
阑尾的位置
附于盲肠后内侧壁的一个细长盲管,一般长约60--80mm,直径约5--7mm,其体表投影一般位于肚脐与右髂前上棘连线的中外1/3交界处(麦氏点)。阑尾位置随着盲肠位置改变,但是阑尾基底部与盲肠之间的位置关系固定,所以锁定盲肠位置对于找到阑尾事半功倍。
2
阑尾易感染的原因
阑尾的结构和结肠相似,有粘膜层,粘膜下层,肌层,浆膜层。其中粘膜和粘膜下层中含有丰富的淋巴组织,容易招致血液及肠道的感染因子,诱发炎症反应。
阑尾管腔本身就狭窄,一旦发炎,管壁水肿,增厚,管腔更加狭小,易形成梗阻;此外,阑尾动脉为终末动脉,血管痉挛时造成血运障碍,容易坏死及穿孔。
3
阑尾炎的临床表现
急性阑尾炎70%-80%的典型症状为起初脐周疼痛,继而转移至右下腹痛,麦氏点压痛及反跳痛;也有患者在初期出现右下腹痛,妊娠期腹痛可出现在右上腹,慢性阑尾炎为间断反复的右下腹痛。
常伴随恶心、呕吐、腹泻、寒战、高热等。
血常规检查:白细胞计数和中性粒细胞比例增高。
4
阑尾炎的超声表现
正常的阑尾超声声像图表现为一个细小的管状结构,周围无炎性脂肪包绕,多无多普勒信号。急性阑尾炎直径大于6mm,管壁厚约3mm-5mm,声像图大多为长条形的低回声或是无回声区,形似腊肠,又叫腊肠样回声,腔内见不均的光点,层次模糊,横切面呈“同心圆征”。
(右下腹阑尾区腊肠样低回声,内层次尚清晰,直径大于7mm)
(右下腹无回声区,管壁增厚,层次模糊,粘膜层中断,周围炎性浸润的脂肪内血流信号轻度增加)
(右下腹见大小约38×11mm的低回声区,内见13×5mm的粪石,后伴声影,周边系膜回声增强,间隙见深约13mm液性暗区)
5
阑尾炎的治疗
一般阑尾炎需手术治疗,但当阑尾形成脓肿时先抗生素消炎,后择期手术治疗。
6
超声检查阑尾时存在的问题:
如患儿哭闹不配合,检查过程中腹肌处于紧张状态;妊娠期子宫增大推挤,寻找阑尾难度加大;老年人阑尾腔逐渐粘连,虽然阑尾炎发病率减少,但是其血管、淋巴管多已硬化,当发生炎症时可能引起栓塞,导致阑尾坏死。阑尾位置多变且细小,寻找阑尾本就没有那么容易,需要反复练习,积累经验。
在深入了解了阑尾的解剖结构、易感染原因、临床表现、超声特征以及治疗原则后,我们不难发现,对于阑尾炎的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至关重要。
临泉县妇幼保健院超声科拥有一支经验丰富、技术精湛的医疗团队,科室配备有最新型的超声诊断设备,如果您或您的家人出现腹痛等症状,怀疑阑尾炎,请不要犹豫,及时联系妇幼保健院超声科,我们将为您提供最专业的医疗服务,守护您和家人的健康。让我们共同关注健康,预防疾病,享受美好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