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帆,1981年生,教授,博士生导师。哈尔滨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副院长。现任中国老年医学会流行病学与疾病预防分会常务委员、中国抗癌协会肿瘤流行病学分会委员、中华预防医学会流行病学青年分会委员。主持国家、省部级课题六项。发表SCI论文50余篇,包括BMJ-British Medical Journal、Nature Human Behaviour等高影响力杂志。获批国家级发明专利2项。主持黑龙江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1项、省线上线下混合一流课程1门、省研究生课程思政案例库建设1项、以及省高等学校课程思政优秀教学案例。

贺芳主任医师、教授、医学博士、博士研究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产科副主任兼党支部书记。

专业方向:高危产科

学术任职:中华医学会围产医学分会围产感染与免疫学组委员、广东省医学会妇产科分会青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医学会生殖免疫与优生学分会青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妇幼保健高危妊娠管理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广东省医学会围产医学分会常务委员、广州市医师协会母胎医学分会主任委员、《中华产科急救杂志》编委。

学术成果:参与国家十三五、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主持国家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省自然重点项目等省部级科技计划多项。已发表多篇国内外核心期刊论文,其中SCI论文15篇,主编或参与多个国内外专著、教材、指南的编著、制定和编译。

个人荣誉:入选广东省高等学校“千百十工程”、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精英人才培养对象。曾获广东省杰出青年医学人才、羊城好医生、广东医院最强科室之实力中青年医生、“医疗援藏先进个人”等称号。

主任医师
擅长:擅长妇科恶性肿瘤的综合治疗及妇科微创手术,专注于宫颈癌的防治、子宫肿瘤的微无创治疗及遗传性卵巢癌的研究。
简介: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
2008年入选安徽省卫生厅第四周期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2009年经安徽省卫生厅选派赴德国学习妇科肿瘤微创技术;2021年获安徽省科学技术一等奖;2021年获评安徽省第四届“江淮名医”;在安徽省率先开展超声聚焦治疗、光动力治疗和微波治疗等新项目;获批安徽省卫健委支持的适宜技术两项;2021年和2023年分别获批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主持开展多项GCP项目。
学会任职:
中华医学会妇科肿瘤分会委员;
中国医师协会妇产科分会委员;
中国抗癌协会妇科肿瘤分会常委;
中国医师协会微无创分会常委;
中华预防医学会生殖健康分会常委;
中国妇幼保健协会阴道镜与病理分会常委;
中国医药教育协会阴道镜与宫颈病理学会常委;
中国老年协会妇科肿瘤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安徽省宫颈疾病与阴道镜专病联盟理事长;
安徽省妇幼保健学会阴道镜与宫颈病理学会主任委员;
安徽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副主任委员;
安徽医学会妇科肿瘤分会副主任委员;
安徽省微创医学会妇产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教授,博士生导师。2010年获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博士学位,师从李灿院士。2011-2014年在法国国家健康与医学研究院/欧洲生物与化学研究所从事博士后研究,期间获得欧盟玛丽居里学者(Marie Curie International Incoming Fellowship, 2011)。20144月回国在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催化基础国家重点实验室工作,任副研究员。20158月加入南京大学生命分析国家重点实验室,任副教授。2021年晋升教授。主要研究方向特殊结构核酸的性质与应用,DNA组装,生物传感。已经发表SCI论文40余篇,申请国家发明专利2项。主持和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多项。

欢迎对科学感兴趣,立志走科研道路的同学加入我的研究团队。本课题组与国际多个相关研究团队有实质合作关系,表现优异者推荐赴巴黎综合理工学院(École Polytechnique)就读。课题组网站http://www.jun-lab.cn

潘海峰,男,民盟盟员,1982年8月出生,安徽蒙城人,医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安徽省领军人才特聘教授、安徽省学术与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安徽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安徽省先进工作者。

曾任合肥市卫健委副主任(挂职)、澳大利亚昆士兰科技大学访问学者,现任安徽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副院长、医学数据处理中心主任、肾病与炎症免疫性疾病研究所副所长、炎症免疫性疾病安徽省实验室管理办公室副主任。兼任中华预防医学会流行病学分会委员、中华预防医学会继续教育分会委员、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循证医学分会常务委员、安徽省预防医学会流行病学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Clinical and Molecular Epidemiology主编、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Rheumatic Diseases副主编、Frontiers in Public Health副主编、Current Pharmaceutical Design编委、《中华疾病控制杂志》常务编委。

主要研究方向为风湿病与肌肉骨骼疾病流行病学、传染病流行病学,目前以第一/通讯作者在JAMA Pediatrics、Nature Reviews Rheumatology、Annals of the Rheumatic Diseases等期刊发表SCI论文150余篇,H指数44;获中华医学科技奖一等奖1项、安徽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1项、安徽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1项;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项、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1项、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1项、首批安徽省优青项目等多项科研基金。1篇论文入选2022年度中国风湿免疫领域高价值论文TOP100第一名。2023年度全国风湿免疫病专家国际论文学术影响力排名中位列第三。入选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榜单。入选2024年度Expertscape全球SLE专家排行榜,位列国内第一。

担任《流行病学》、《医学科研方法》等课程的主讲教师,首批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程《流行病学》教学团队成员,首批国家一流本科课程《流行病学》主讲教师。主编/副主编国家级规划教材3部。获安徽省教学成果奖一等奖3项、安徽省教学成果奖三等奖2项和安徽医科大学“最受学生欢迎教师教学奖”,获评安徽医科大学“优秀研究生导师”、“最美研究生导师”和“教坛新秀”。

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宫颈中心主任

陈炎,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宫颈中心主任,妇产科副主任医师,医学博士。中国优生科学协会阴道镜与宫颈病理学分会(CSCCP)委员,中国优生科学协会妇产科分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妇产科分会阴道镜与宫颈病变专业委员会(CCNC)委员,中国医药教育协会妇科专业委员会宫颈疾病分会委员,长三角宫颈癌下生殖道感染防治联盟副主任委员,安徽省医师协会阴道镜与宫颈病理学分会常委,安徽省微创学会妇产科分会青年委员,安徽省健康服务业协会妇女健康分会委员。

副主任医师

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厦门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妇科主任。擅长单孔腹腔镜妇科肿瘤手术、宫腔镜及阴道镜。2016年及2017年度分别获得厦门市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及福建省科技进步奖三等奖(第二完成人)。2018年获厦门大学医学院科研先进个人。2019年获得第三届“亚太杯”妇科肿瘤手术视频大赛铜奖。社会兼职包括中国优生优育协会妇科肿瘤防治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肿瘤防治联盟福建省妇科肿瘤专业委员会委员等。